热搜词: 

南浔古镇在哪里,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

发布:小编

本文目录

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

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。

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,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。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,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、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。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,具有七千余年悠久历史,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"南浔古镇景区",拥有中国魅力名镇、国家卫生镇、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等诸多荣誉称号。

南浔古镇在哪里,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图1

南浔古镇有哪些景点

南浔古镇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的景点。南浔古镇历史悠久,河流穿镇而过。南浔自古富人居多,建筑也都是富户的优美庄园,而且由于西洋风曾经在此盛行,所以南浔也是唯一的中西风格合璧的古镇,高贵优雅。南浔的特点是建筑静美,多是私宅和园林。
南浔的特点是建筑静美,多是私宅和园林。古镇面积不大,若是走马观花游玩一圈大概小半天即可完成。镇上还可以包船游览,船一般可以乘坐8人。镇上开发了九大景点,多是当年古镇中巨富的私宅和园林,由于南浔的特点便是古时富人多深宅多,而且大多建筑静美,所以这九大景点也是南浔的主要景观。

南浔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湿润温和,四季分明。春季,小莲庄的紫藤花盛开,夏季荷花盛开,秋季秋风送爽,冬季寂静悠远。作为江南小镇来说,游览它并不需要好季节,只需要一个好心情。

南浔古镇在哪里,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图2

南浔古镇在哪里在哪个市

南浔古镇地处湖州市南浔区。

南浔古镇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,北濒太湖,东接江苏省苏州市,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,318国道、申苏浙皖高速公路、京杭运河和被誉为“东方小莱茵河”的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,距上海、杭州、苏州等城市各约100公里,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。

南浔于南宋淳祐年间(1252)建镇,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,历史积淀浓郁,文化底蕴深厚。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中叶,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,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,一跃成为江浙雄镇。

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,南浔古镇荣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、“中国十大魅力名镇”、“世博金奖故里”、国家5A级旅游区等诸多美誉。

南浔古镇在哪里,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图3

古镇布局

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.27平方公里,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,西界至永安街起,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,北界至百间楼。

古镇以南市河、东市河、西市河、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,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,街巷和民居沿河分布,随河而走,以南东街、南西街为串联,构成了十字形格局,街巷肌理完整,河道水系基本保存。

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,既有傍水筑宇、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,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,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。

以上内容参考:

南浔古镇在哪

南浔古镇特色景点:张石铭故居(国家文保单位)、刘氏梯号(市文保单位)、南浔丝业会馆(市文保单位)、求恕里、南浔史馆(南浔商会旧址)(市文保单位)、江南丝竹馆、广惠桥(市文保单位),小莲庄(国家文保单位)、嘉业堂(国家文保单位)、文园、江南水乡一条街等南浔古镇门票包含嘉业堂藏书楼、小莲庄、张石铭旧宅、张静江故居(近期整修中,开放)、刘氏梯号(俗称“红房子”)、文园、百间楼、南浔商会、求恕里。南浔古镇自驾游线路:

1.上海方向游客:A9---申苏浙皖高速(南浔出口下)---吴越路---南浔

2.杭州方向游客:杭宁高速转申苏浙皖高速---申苏浙皖高速(南浔出口下)---南浔/杭宁高速---申嘉湖高速(练市南浔出口下---湖盐公路---南浔

3.宁波方向游客:杭州湾大桥--乍嘉苏高速(即苏嘉杭高速)--申嘉湖高速(练市南浔出口下)--湖盐公路--南浔

乘车路线:

上海—南浔:上海客运总站、上海客运南站、虬江站长途汽车站、上海巴士高速客运(沪太站)、上海长途公司北区客运站都有到南浔的汽车

杭州-南浔:杭州汽车北站每天有数十趟班发往南浔车站的汽车,行程约2个小时,抵达南浔车站可乘当地三轮车到古镇景区。

苏州-南浔:苏州汽车南站(南环东路迎春路口,市内公交29路、30路、31路和101路可达)每半小时发一班到南浔的班车。另外,苏州汽车西站(苏州新区长江路金山路口,苏州乐园北侧,火车站乘3路可达)也有车发往南浔,行程约1小时。

嘉兴-南浔:嘉兴汽车北站乘车,北站每天08:30-16:30有8趟班次到南浔,约半小时、1小时一趟不等,行程57公里。

湖州-南浔:原湖州汽车总站(现在叫浙北客运中心)每天06:30-17:30有快客到南浔,约15分钟一班;湖州汽车新站,发往南浔泰安路客运站的车很多,快客20分钟一班,约1个小时车程。

南浔古镇在哪里,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图4

以上就是关于南浔古镇在哪里,苏州南寻古镇在哪里的全部内容,以及南浔古镇在哪里 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您。

大家都在看

查看更多地理科普